遼寧省農村信用社(以下簡稱“遼寧農信”)始建于1952年,管理體制歷經多次變化,管理機構幾經更迭。按照國發[2003]15號文件規定,2004年全省農信社參加全國第二批改革試點。2005年7月20日,經省政府同意、中國銀監會批準,遼寧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以下簡稱“省聯社”)正式掛牌成立。按照國發15號文件要求,省聯社由省委、省政府領導,是市級農商行、市級農聯社、縣級農商行、縣級農聯社自愿入股組成,實行民主管理,主要履行行業自律管理和服務職能,不直接從事銀行業務經營活動,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地方性金融機構。
遼寧農信主營業務覆蓋吸收公眾存款;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辦理票據承兌與貼現;辦理國內結算;代理發行、代理兌付、承銷政府債券;買賣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從事同業拆借;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從事銀行借記卡業務;提供保管箱服務等多個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準的業務領域。
目前,省聯社內設18個部門、6個區域審計中心、12個市級農信(農商)黨委,下轄沈陽、大連2家市級農商行、1家市級農聯社、27家縣級農商行、32家縣級農聯社。截至2020年3月末,省聯社本級注冊資本金2.06億元,全系統注冊資本金163.13億元(含省聯社、沈陽市聯社)。全省農信社資產總額8694.1億元,負債總額8192.7億元,利潤總額12.4億元,營業總收入99.1億元,所有者權益501.4億元,在編員工33418人(其中在職員工29237人),黨員12741人。
遼寧農信總體發展思路是,通過“提質量、強管理、增價值、創一流、樹品牌”和 “調整修復、平穩起步、穩健發展、綜合趕超、全面振興”五個發展階段,牢固樹立以重質量、重結構、重效益、重風險的“四個注重”推動遼寧農信轉型發展的新思維,通過建設“管理科學、功能完善、內控嚴密、機制健全”新型農信的總體要求,堅守服務三農和實體經濟的經營宗旨,全力推動鄉村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精準扶貧等戰略,將遼寧農信真正建設成為“支農支小的龍頭機構”、“地方金融的中堅力量”。一是“圍繞一個中心”:即緊緊圍繞遼寧農信實現轉型發展這一中心,將發展重心由偏重規模和速度效應向更加注重質量改善、結構優化、盈利增強和價值提升轉變,發展途徑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資本消耗向更加依靠體制機制創新、系統資源整合和信息科技進步轉變,提高遼寧農信綜合發展水平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二是“深化兩項改革”:即繼續深化省聯社管理體制轉型和法人機構產權制度改革,以體制機制的根本性轉變捍衛和提高遼寧農信農村金融主力地位。三是“走好三條道路”:即弘揚新時代遼寧精神,走興遼助農之路;全面推進建設現代農村商業銀行,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加快推進公司治理、法人治理和股權治理,走長治久安之路。四是“實施五大工程”:即實施“人才培育工程”、“整章建制工程”、“改革創新工程”、“資源配套工程”和“特色品牌工程”。五是“打造六個銀行”:即:打造“三農銀行”,成為“支農支小的龍頭機構”。打造“普惠銀行”,成為“普惠共享的服務基地”。打造“合規銀行”,成為“合規建設的業內典范”。打造“社區銀行”,成為“融合共建的前沿陣地”。打造“智慧銀行”,成為“富民興業的智慧家園”。打造“百姓銀行”,成為“地方金融的中堅力量”。六是“建設八大平臺”:即構建“信息科技平臺”、“業務拓展平臺”、“人才培育平臺”、“產品研發平臺”、“資金營運平臺”、“業務運營平臺”、“企業文化平臺”和“風險防控平臺”。
聯發科技專注于無線通訊及數字多媒體等技術領域,專業從事全球IC設計,產品包括無線通訊、高解析度電視、光儲存等。
上海電力學院本科就業信息網下設就業管理、生涯發展、招聘服務三大平臺。就業管理平臺以就業相關事務的管理和就業信息平臺的管理為主體,分設綜合服務組和信息管理組;生涯...
呼倫貝爾火網人才頻道主要提供呼倫貝爾求職招聘信息,包括海拉爾人才用工資訊,呼倫貝爾職場分析報告等信息。
致力于在廣大的會展服務企業、參展商、會展觀眾之間,構筑一座暢通的信息橋梁;為會展服務企業提供強大的網上宣傳,為參展商推薦針對性極強的優秀展會,為業內人士提供信息...
大街網注冊入口,加入大街網,展示職業形象、獲取高薪工作機會、拓展商業人脈和專業資訊,預見新自己。
烏市恒信人才開發有限公司是目前浙江省內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專業人力資源公司,下設義烏總公司、杭州恒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慈溪恒誠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及金華招聘網,致...